广告
|
|
|
|
|
济南临港经济开发区—— 梳理《政策解读》|助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1年10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济南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做出了加强黄河治理保护、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部署。今年以来,省、市党委政府也就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出台了多个相关文件。 如何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找准发展目标、明确发展方向,如何学习好、贯彻好相关政策,显得尤为重要。济南临港经济开发区联合济南市工程咨询院、山东民通环境安全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树人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等专业咨询机构,共同整理汇总的《政策解读》,汇集了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国家部委、省市党委政府、省市部门的有关行政审批、沿黄高质量发展等20余个政策文件,对文件进行了系统且有针对性地解读。为各级各部门在投身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学习政策、研究政策、落实政策提供有效的平台,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 “穿针引线”,以“文件”解读“文件”,确保政策解读的精准性。对《政策解读》中汇集的20余个政策文件的解读,采用了以“文件”解读“文件”的形式,对文件提出的政策要求,大量引用关联文件原文进行解读,以丰富政策解读的内涵和外延。 “追根溯源”,“接续思维”贯通“古今”。对于文件中出现的政策要求,用“接续性思维”梳理出其“前世今生”,追根溯源,明确其出处,做好政策的背景解读。例如,对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进行解读时,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首次提出的时间和背景进行了追溯,以便让读者用历史和发展的眼光来解读政策、落实政策。 “经典案例”,注重经验复制推广。例如针对“防洪减灾体系”建设,《政策解读》详细阐述了山东省的经验做法: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走在前列、全面开创”系列发布会,山东力争到2025年基本建成较为完善的山东黄河防洪减灾体系,实现黄河山东段工程达到防御花园口站22000立方米每秒洪水标准,稳固4000立方米每秒行洪能力的中水主槽,提高东平湖防洪安全运用能力,全面巩固河口防洪工程体系,确保大堤不决口,为山东沿黄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密切关注”,时刻把握政策走向。对于相关部委正在酝酿整理、待时发布的规划纲要等持续关注、实时跟踪,确保政策解读的前瞻性。例如,对于黄河流域最大的“生态脆弱”问题,《政策解读》跟踪解读了自然资源部正在牵头编制的黄河流域重点生态区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专项建设规划。 “专业导向”,努力保持行业高度。开发区联合了济南市工程咨询院、山东民通环境安全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树人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等专业咨询机构,多维度力保本次政策解读的行业高度。政策解读中多处结合了临港开发区内拟建、在建、已经成的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重点项目,让解读更加清晰、更加直观。 “清晰概念”,理清专业术语边界。对于各类文件中出现的专业术语,《解读》明确了概念范畴,为政策落实的精准性提供了专业依据。例如,“水资源合理配置”的概念:水资源合理配置是指在一个特定流域或区域内,以有效、公平和可持续的原则,对有限的、不同形式的水资源,通过工程与非工程措施在各用水户之间进行的科学分配。水资源优化配置是实现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基础,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根本保证。精准的概念描述让读者能更高效的摸准政策脉络,更快速的实现政策落地实施。 “独家视角”,系统观察不落俗套。例如,对于《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的指导意见》的解读中,编者首先对“指导意见”做了独家解读:指导意见虽然不是法律法规,没有强制性,但其依据可以是法律、法律原则精神、政策。不受“法无明文不得为之”原则的限制,具有广泛的自由裁量权。因此国务院的指导意见下发后,国务院相关部委的规章、地方法规、规范性文件都应做出相应的调整,将思想与内容统一到指导意见上来……,对于“指导意见”新颖的解读思路,确定了《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的指导意见》高度和地位,让读者在遇到政策交叉时有了明确的判断依据。 实习编辑:刘凯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