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
更多



广告

滚动播报:

首页 >> 要闻 >>最新热点 >> 亮点频现!山东晒出文物工作“成绩单”

广告

最新热点
更多
热点排行
更多
详细内容

亮点频现!山东晒出文物工作“成绩单”

  9月13日,山东省文物工作电视会议在济南召开。记者在会上获悉,去年以来,山东省相继召开全省文物工作会议、革命文物工作会议,印发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若干措施》《文物保护利用“十大工程”实施方案》《关于山东省博物馆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构建起系统完备政策保障体系“坚持保护第一”“保护文物也是政绩”“让文物活起来”等理念深入人心,各项文物工作亮点纷呈。

1663221201841678.jpg


  文物保护管理全面加强,文物安全长效机制逐步完善


  近年来,山东省完成可移动文物、黄河文物、涉水遗产、石窟寺等资源调查,文物家底不断充实。全省不可移动文物登录国家数据库3.35万处;国有可移动文物登录286万余件/套、实际数量558万余件,居全国第三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达到226处,居全国第九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达到1968处,居全国第一位。此外,儒家文物数量居全国第一位,盐业遗址、古港口码头、近现代海防设施及历史建筑分布密集。全省石窟寺(含摩崖造像)达183处,石刻类不可移动文物2400余处。公布第一批水下文物保护区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济南泉·城文化景观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海上丝绸之路”、青岛老城区申遗工作扎实开展。积极对接黄河国家战略、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等重大战略、重大文化工程,加强重大片区文物保护,“三孔”、“三孟”、泰山古建筑群、定陶汉墓等重点修缮保护工程顺利推进。齐长城遗址保护全面加强,实施“红黄绿段”保护管理,开展卫星遥感图斑监测,建设省市县三级监管平台,人防、技防、物防能力显著提升。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工作体系进一步完善,一批保护修复和预防性保护项目有效实施。


  围绕保障文物安全,山东省相继组织开展了文物安全状况大排查行动、文物法人违法案件三年专项整治行动、文物安全百日攻坚集中行动,坚持“有线索必核、有案件必查”的原则,严格依法督办各类文物违法案件。各级政府文物安全主体责任逐级压实,多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打击文物犯罪、整顿文物流通市场、排查整治火灾隐患、文物法人违法案件整治等工作有力有效,“文物安全天网工程”全面实施。


  “海岱考古”品牌持续擦亮,为实证中华文明提供有力支撑


  山东深入开展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山东课题研究,积极推进人类起源、文明起源、中华文明形成发展等关键领域考古项目,形成一批研究成果。


  滕州岗上遗址入选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全省入选累计达到20次、项目23项,位居全国第四。2021年,我省大汶口遗址、城子崖遗址等6项考古发现入选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入选数量居全国第三位。考古研究工作多点开花,2019年以来,山东省组织实施考古发掘项目329项,发掘面积23.79万平方米,接近十年来考古发掘项目总数的70%。岗上遗址、西孟庄遗址、跋山遗址、稷下学宫遗址、琅琊台遗址等取得重要考古发现,在实证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和构建山东古代历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开展山东沿海、威海湾定远沉舰等涉水文物考古,为“海上丝绸之路”申遗、甲午海战研究提供了崭新资料。基本建设考古工作有效推进,为全省重点建设工程提供有力保障。“先考古、后出让”制度探索施行、逐步完善。鲁国故城等大遗址保护卓有成效,国家和省级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力度持续加大。


  文物有效利用实现新突破,让文物活起来取得新成效


  山东各类博物馆发展到647家,博物馆总量、一二三级博物馆数量、革命纪念类博物馆数量、非国有博物馆数量等六个指标,均居全国第一位。全省免费开放博物馆达到598家,全年接待观众达到8000万人次。博物馆展览展陈水平不断提升,“衣冠大成—明代服饰文化展”“向海图强—人民海军历史基本陈列”荣获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大哉孔子”荣获“优胜奖”,“海岱朝宗—山东古代文物菁华展”“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等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


  文旅融合持续深化,一大批文保单位、遗址遗迹、文博场馆、古镇古村纳入旅游线路,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对外开放1180处,其中建成景区并开放620处。国家和省级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取得积极进展,山东是全国第二个开展省级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工作的省份。全省建成红色旅游景区近百个,2019年以来红色旅游累计接待游客超过两亿人次,收入超过1000亿元,带动就业60多万人。


  创新文物全媒体传播,强化主题宣传,博物馆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影响广泛。积极打好对外交流“文物牌”,“一带一路”文物保护交流合作成果丰硕,中外联合考古取得新进展。


  革命文物工作扎实推进,红色基因传承形成新亮点


  截至目前,山东省共收录可移动革命文物9.4万余件,其中珍贵革命文物3233件/套。山东省93个县(市、区)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数量居全国第一位。


  山东创新举办“山东省红色文化主题月”,打造红色文化活动品牌。实施建党百年革命文物保护修缮工程,开展“8个100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红色故事追述历史系列短视频获评2022年度中华文物全媒体传播精品(新媒体)推介项目,六家展陈入选中宣部、国家文物局联合推介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精品展览。山东成立全国首个省级革命场馆和高校融合发展联盟,省文化和旅游厅在中国革命纪念馆高质量发展峰会上作典型发言


  文物治理能力明显增强,依法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山东省红色文化保护传承条例》颁布实施,是全国第一部全面规范保护传承红色遗存和革命精神的省级地方性法规。《山东省齐长城保护条例》立法取得重要进展,《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正在起草制定。文物领域“放管服”改革有序推进,文物保护审批效能逐步提升,行政审批事项“一网通办”和“一次办好·一窗受理”全面实现。文物科技发展加快,先进技术应用渐成规模,省文物保护科研修复工场投入使用。


  文物机构队伍建设得到加强,省委编办专门印发通知为文物机构增加编制,省文化和旅游厅增设革命文物处,曲阜市、临淄区成立独立的文物局,省直3家文博单位共增加编制103个,为9个文物大市各下沉编制3个,为20个文物大县各下沉编制4个,相关市县相应配套增加编制岗位。省政府将“文物保护巡查”列入公益性公共管理类岗位,首批确定齐长城公益性巡查岗位860个,山东是全国首个一次性将长城保护员全部纳入公益性岗位管理的省份。资金保障力度不断加大,2016年以来,山东共争取国家文物保护资金22.17亿元,位居全国第二;省财政2016年以来拨付省级文物保护资金6.88亿元,有力支持了文物事业发展。


供稿:李睿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供稿热线:18753189768

实习编辑:谭红岩


中报 (1).gif

seo seo